第六期全国社区互助农业(CSA)与新农人培训班 邀请函 2015年10月18日—23日·北京
一、背景介绍 本世纪初,在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下,城市居民远离了土地,传统农业和农民生计受到严重冲击,传统农耕文化和人文关怀逐渐失落,自然生态遭受破坏,产生了食品安全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起源于日本、兴盛于欧美的CSA是一种回归到为本地社区提供食物生产的小型农耕模式,农民和消费者互相支持,共担农业生产风险并共享收益。 如何更为灵活的掌握CSA 基本理念?如何种植出健康而足量的食物?如何建立品牌,尽可能减少CSA创办过程中的各种弯路、陷阱与风险,实务而有效的开展农场经营?如何与消费者建立稳固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如何形成全国性的生态农业互助机制,实现农场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是许多CSA从业者和准备从业的“新农人”们面临的问题。 自2013年3月开始,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和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共同主办,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小毛驴市民农园)和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共同承办的“全国社区互助农业(CSA)培训班”已经进行了五期,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学员从这里开启了全新的生态农业实践道路。 “第六期全国社区互助农业(CSA)与新农人培训班”将于2015年10月18日—23日在北京小毛驴乡土学园举办,为全国新农人的成长服务!
第三期全国CSA培训班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M2MjQxNjQw.html 第五期全国CSA培训班新闻稿:http://www.littledonkeyfar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0911&page=1&extra=#pid978359
二、组织安排 1.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中国乡村建设参与式保障体系(RRPGS) 2.承办单位: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小毛驴市民农园)、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上海设计丰收、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 3.协办单位:全国生态农业互助网络、国仁绿色联盟、滋农乡土游学、昆山青澄计划 4.时 间:2015年10月18日—23日(10月18日全天报到) 5.培训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孟悟村.小毛驴乡土学园 6.现场实训: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小毛驴市民农园
三、培训特点 l 前沿政策解读: 紧扣中央政策与国际前沿动态,特邀“三农”权威专家及时解读,为 创新实践提供更权威的政策指引与更贴身的空间启示; l 独特培训团队:培训融合承办单位在生态农业与乡村建设诸领域十多年的培训经验 与资源积累,权威专家和一线实践者结合组成强大教员团; l 多角度全方位: 培训突破单一的技术或理念层面,充分融合前沿理论与一线实践,从 思想理念、经营管理、监督保障、社会资源开发、新型营销、生态技术、消费者教育、城乡社区建立等多种角度全方位探讨社区互助农业(CSA)各核心环节,为学员的生态农业实践提供实用的多元参考; l 深度案例解剖: 作为国内首创充分依托案例分析与经验交流的社区互助农业专题培 训,将结合由培训团队亲自创办及全国各地代表性的社会农业一线案例,从正反角度展开。对于其中的小毛驴市民农园,核心管理团队将从不同角度深度解剖7年来完整而又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全面实用资料:培训除为学员提供专门教材与自编CSA操作手册外,还将提供包括全国CSA大会资料汇编、小毛驴市民农园简报、各类生态农业与CSA发展经验等资料(光盘)套装,为学员返乡后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l 共享行业平台:培训充分利用小毛驴市民农园的行业影响与全国网络优势,依托市民 农业CSA联盟(2010)、生态农业互助网络(2012)和中国乡建PGS网络(2015),让学员结识更多生态农业与CSA专家同行,对接多层次乡建资源,并促进未来的可能合作。
四、培训设计 1、 目标 l 把握最新政策精神,了解国内外农业发展新趋势和新型农业组织模式; l 学习社区互助农业(CSA)和参与式保障体系的理念、原理与技术方法; l 交流各类型CSA农业所面临的经验、困难及对策; l 建立社区互助农业(CSA)学员资源共享与后续支持平台。
2、形式与框架 为确保较好的学习效果,本培训采取小班教学方式。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视频讨论和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培训主要内容将包括以下四大模块:
模块一:政策理论与趋势分析 l 生态文明导向下农业新趋势与国际前沿经验 l 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农业与参与式认证体系(PGS) l 农业多功能性与社会化农业的兴起 l 国内外社区互助农业实践概况与比较分析 l 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
模块二:案例分析与深度讨论 观摩及解析: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 现场教学1:CSA的配送流程与操作 l 城市郊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l 有机农场的陷阱与防范
模块三:新农业的创新与营销 l 农夫市集与消费者组织 l 新型农业营销与农业传播 l 城乡对接与基地管理 l 青年大学生和参与保障体系
模块四:自然农业与生态技术 现场教学2:自然农业实用技术与操作(土著微生物及营养液制作) l 生态农业的综合病虫害防治
五、招生计划 1、对象:全国范围内有志于推动社区互助农业(CSA)的(准)农场主、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成员、民间机构工作人员、返乡青年和准备从事CSA的各界人士。 2、规模:40人 3、报名方式:a、有意者请打开链接报名 http://form.mikecrm.com/f.php?t=YPnQXf b、或者填写《第六期全国社区互助农业(CSA)与新农人培训班报名表》,并以附件形式发送电子邮件到会务 邮箱stnyhzwl@163.com,注意在邮件主题中需采取统一格式“姓名——第六期全国社区互助农业(CSA)与新农人培训班报名表”。 4、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10月10日 5、培训费用:3650元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邱珊珊 电 话:010-6246 0686 170 9049 5343 邮 箱:stnyhzwl@163.com 网 址:www. littledonkeyfarm.com 微 博:@小毛驴市民农园 @ 生态农业互助网络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
附件一:课程设计 二:老师简介 三:组织方简介    
 
  讲者简介        组织方介绍 1、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http://baike.baidu.com/view/4824917.htm 2、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http://baike.baidu.com/view/8863120.htm 3、中国乡村建设参与式保障体系(RRPGS) 参与式保障体系(PGS),是除第三方认证以外的主要有机农业认证方式,自2000年以来在全球各地快速发展。PGS强调农户参与,即由当地中小型农户组成评委会,自行设定适合于当地农业的有机标准,并邀请消费者代表、社会组织代表参与认证过程;这在中国也同时是社会化生态农业与多元化乡村文明复兴的一种手段。 中国乡村建设运动是当前国内具有广泛社会参与和动员的最大的民间组织网络,它包含大约300个大学生支农社团、250多家农民合作社、250多家生态农场、50多家社会公益和社会企业组织、10多个大学涉农研究中心以及众多有影响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的参与当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生态合作社、农场及农夫市集,正在采取或者倡导参与式保障体系的社会化认证方式。一个服务于各方参与者的平台被提出来,即中国乡村建设参与式保障体系(RRPGS),它包含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服务、销售渠道服务以及其他乡土游学、文创、民宿设计、会议论坛等多元化的综合服务。 RRPGS成立后旨在支持全国各地的在地化PGS案例更好的成长,而RRPGS服务平台运行的成本最低化和效益最大化,关键在于社会化的乡村建设网络+互联网达成的信息对称,使得最低成本的信息公开透明成为可能。 4、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 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成立于2008年,前身为2003年成立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21世纪中国第一所办在农村、免费培训农民、推进乡土知识和科学发展的平民教育学校;国仁秉承社会企业的经营理念,以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发展目标,致力于各种乡村建设主题的培训、生态建筑与循环农业的研究与示范、城乡互助与都市农业模式的探索。目前主要运营项目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小毛驴市民农园(2008年启动)、小毛驴柳林社区农园(2012年启动),以及全球和平妇女中国办公室(2005年启动)、全国生态农业互助网络(2012年启动)、爱故乡(2012年启动)等公益项目。 5、小毛驴市民农园 小毛驴市民农园创建于2008年4月,占地230亩,位于北京西郊著名自然风景区凤凰岭山脚下、京密引水渠旁,是北京市海淀区农林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共建的产学研基地,也是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现场教学基地、国际社区互助农业(CSA)示范农场与参与式保障体系(PGS)实践基地,由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团队负责运营。 小毛驴市民农园在生产方式上采用自然农业技术,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遵循种养殖结合的原理,重视传统农耕文化和乡土知识的传承;在经营模式上采取社区互助农业(CSA)的经营理念,为市民提供蔬菜配送和菜地租种服务,倡导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并希望重建乡村和城市社区和谐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 小毛驴市民农园一直秉承社会企业的经营理念,以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发展目标。先后参与、推动了全国社区互助农业(CSA)大会(2009年以来每年一届)的举办、市民农业CSA农场联盟(2009)的成立、北京有机农夫市集(2011)的发育、全国生态农业互助网络(2012)的搭建和爱故乡公益项目(2013)的开拓,为社区互助农业(CSA)在中国的本土化、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作出了卓越贡献;自2008年启动的CSA农业实习生项目,培养的近100名新农人,已经分布在全国各地,成为返乡农业创业的重要力量,他们参与、发起的项目,包括小毛驴柳林社区农园、沃土工坊、归朴农园、大水牛市民农园、分享收获、故乡农园、打平伙社区食堂、设计丰收、梅和鱼等。 目前,农园已经形成一个包含有机农产品产销、市民租地、生态农业示范、参观体验、培训教育、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环境保护、理论研究与政策倡导等多领域的综合农业发展平台。 6、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自2001年开始组织大学生支农活动,正式注册于2004年12月,是在北京市登记注册成立的民间组织。中心以推进新乡村建设为核心目标,以推动农民合作和城乡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中心的前身为中国改革杂志社大学生支农调研项目部,中心的理事长是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主任温铁军教授。 本中心致力于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文化研究、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的新乡村建设试验和推进工作、大学生行动教育与新文化研究及其推广工作。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新乡村建设试验基地70余个,与全国百余所高校的学生支农社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支农调研和新农村建设行动累计已达万余人次,志愿者足迹遍及全国27个省区的农村。在本中心正在接受培训和已经毕业的农村发展人才超过百人,参与过本中心培训的农民合作组织带头人1000人次。本中心拥有一批经验丰富、吃苦耐劳并富有献身精神的新乡村建设培训工作人员,编有成套的新乡村建设教材,有独特完善的乡村建设培训体系,执行新乡村建设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培训。 中心2011年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武进试验区建设,筹建姬山书院,开展在地乡村建设实践和城乡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工作;2012年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昆山试验区建设,发起青澄计划,开展社区互助农业相关项目。 7、上海设计丰收 设计丰收(Design Harvests)是基于“设计思维”的战略设计项目,旨在建设一个鼓励可持续社会创新的创意社群,针对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思考设计如何主动介入,为这个中国“大”问题提供设计策略。 2008年起,设计丰收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荷兰鹿特丹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和IDEO,OMA等业内顶尖企业合作,以崇明岛仙桥村为基地,探索设计主动介入和解决社会大问题的路径,我们通过设计和创意链接城乡资源和需求,通过小的、系统性的改变来激活城乡关系。如同针灸,在关键穴位的刺激来实现对整个肌体的调适。我们将她称为“一个针灸式的可持续设计方略”。设计丰收项目已于2011年进入实践阶段。 设计丰收基于对乡村生活方式的潜力进行发掘、改良、提升和普及,结合城乡需求,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城乡创意协作网络,主张通过设计支持农业,通过设计支持创业,吸引设计创意社群进入农村,年轻创业者到农村创业,推广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善乡村经济、环境、就业和服务。 主要项目包括(农业教育展示平台、自然体验活动基地、农业设计创新中心、特色产品代销平台、特色民宿接待站等。 8、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正式注册成立于2015年1月,是民政局注册的民办非营利机构。前身是沃土工坊的农户支持项目组。 主要为生态小农和返乡青年提供PGS认证、生态农业技术培训、产品的规划等方面的服务。 目前正在筹划出版可持续农业杂志,致力于低投入可持续农业的推广和传播。
下载资料: 第六期全国社区互助农业(CSA)与新农人培训班报名表http://vdisk.weibo.com/s/zmgi3QGbainNF
|